10大配资公司最新排名 抗美援朝前夕,周恩来曾秘密到访苏联,结果却是苏联出尔反尔_斯大林_中国_朝鲜战争
毛主席曾多次提到,决定是否出兵朝鲜是他一生中做出的最艰难决策之一。这个决定之所以如此艰难,首先因为当时中央很多高层人士对出兵朝鲜持反对意见,他们认为此时中国的军事力量仍不够强大,出兵的风险极高,甚至可能将战火引入中国领土,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。而另一方面,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的“老大哥”,其态度一直模棱两可,未能给出明确的指示。这使得中国是否出兵的决策变得更加复杂。苏联没有明确表态,意味着中国如果单独行动10大配资公司最新排名,可能会陷入孤立和困难之中。
在朝鲜战争爆发前,党中央决定派周恩来前往苏联进行商讨,目的是希望能够获得苏联的明确支持,特别是军事上的援助。当时的局势非常复杂,苏联的态度至关重要。那么,苏联究竟是如何思考这一问题的呢?结果又如何呢?
展开剩余81%1950年10月6日,周恩来在中南海召集了一次高级干部会议,讨论朝鲜出兵问题。会议上,依然有不少人对出兵持反对意见,最为激烈的反对者是林彪。他强烈认为,为了一个朝鲜,不值得冒着把新中国摧毁的风险。但周恩来坚定地回应道:“这不仅仅是我们是否出兵的问题,而是敌人逼迫我们不得不出兵。”毛主席也在会上表明支持周恩来的立场,补充道:“朝鲜战争已经蔓延至我们的门前,无论我们是否出兵,美国都不会放过我们,继续对中国进行威胁。”
几天后,1950年10月8日,毛主席在中央的名义下发布了《关于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》,并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。这一决定标志着中国正式参与朝鲜战争。然而,当时中国的国力尚且有限,无法单独与强大的美国军队正面抗衡,尤其是此前苏联的态度依然模糊不清。
于是,毛主席决定让周恩来前往苏联,去探明苏联的真实态度,并希望得到苏联的支持,尤其是空中支援。周恩来一行乘坐的飞机速度较慢,并且途中多次停机加油,直到10月10日,他们才抵达莫斯科。然而,斯大林当时并不在莫斯科,而是在黑海的克里米亚休养。由于时间紧迫,周恩来没有选择等待,立即赶往克里米亚。
10月11日下午,周恩来终于与斯大林会面。这次会谈是决定中国是否出兵的关键时刻。周恩来详细向斯大林报告了中国中央政治局的讨论结果,并坦诚了中国面临的实际困难。他指出,长时间的战争可能导致国家经济的持续恶化,人民生活困难。同时,他强调,中国的军队装备严重滞后,倘若出兵,必需依赖苏联提供的援助,特别是空中掩护。斯大林在听完周恩来的陈述后,表示对局势非常担忧,尤其是美军突破三八线之后,朝鲜将面临被美国全面占领的风险,进而对中国东北构成威胁。然而,斯大林也提到,苏联空军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,需要约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投入作战,这无疑增加了中国的压力。
在随后的对话中,斯大林问道:“你们真的决定出兵吗?”周恩来回答道:“是的,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。如果我们不出兵,朝鲜将被美国占领,甚至可能直接威胁到中国的安全。”当斯大林问及中国是否害怕美国使用原子弹时,周恩来坚决回应:“我们不希望看到原子弹使用,但我们不怕原子弹。原子弹无法摧毁中国人民的决心与信念,也不能阻挡我们保卫家园的决心。”随后,斯大林又询问中国的军力是否足够应对美国军队的压力,周恩来坦言中国的装备远不及美军,但“我们拥有足够的人力、勇气,并且依靠你们苏联的帮助,我们有信心”。
在会谈结束后,斯大林表示支持中国的立场,并与周恩来联名致电毛泽东,通报了会谈的情况。毛泽东立即电告彭德怀和高岗,决定暂时推迟出兵,召集中央进一步商讨。为了不给斯大林造成干扰,周恩来飞回莫斯科,等待毛泽东的进一步指示。
毛泽东召集中央政治局会议后,确认了出兵的必要性,决定即使没有苏联的空中掩护,也必须尽快出兵支援朝鲜。随后,周恩来再次与斯大林进行磋商,询问苏联是否能够提供更多的军事支持,尤其是空中力量。然而,斯大林却突然改变了立场,表示苏联空军仅能驻守中国境内,并不打算直接参与朝鲜的战斗。这个决定让中国领导层感到困惑和失望,因为没有空中支援,志愿军在朝鲜的战斗将面临巨大的困难。
斯大林的决定出于避免与美国直接冲突、保护苏联自身利益的考虑,但这一态度让中国感到深深的失望。最终,周恩来返回中国,开始筹备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出兵工作。
这次历史性的决定,深刻影响了中苏关系以及中国的军事战略,同时也标志着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关键角色。
发布于:天津市辉煌优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- 上一篇:10大配资公司最新排名 抽动症家用经颅磁刺激治疗作用_症状_孩子_操作
- 下一篇:没有了